最新动态

新生儿到底要不要吃益生菌?

宝宝呱呱坠地,新手爸妈们立刻化身“科研人员”,从奶粉选择到尿布更换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研究。最近,“新生儿要不要吃益生菌”成了育儿群里的热门讨论话题。广告里说益生菌能“调节肠道、增强免疫力”,育儿文章又说“滥用益生菌有风险”,到底听谁的?

一、新生儿的肠道:一个正在“搭建”的微观世界

宝宝出生前,肠道几乎是无菌的“空白画布”。但从通过产道那一刻起,来自妈妈的有益菌(比如双歧杆菌)开始“入驻”肠道;喝母乳时,乳汁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也会帮助肠道菌群快速生长。到3-4个月时,肠道菌群才逐渐稳定下来。这个过程中,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消化吸收,还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息息相关。简单来说,健康的肠道菌群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“护卫队”,既能消化食物,又能抵御有害菌。

二、益生菌的“真实本领”与夸大宣传

益生菌确实是肠道健康的“好帮手”,而其发挥作用背后有着复杂且精妙的机制:

1.竞争排斥有害菌:益生菌进入肠道后,会通过与有害菌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,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,挤占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附着位点,减少有害菌在肠道内的定植机会,从而降低感染风险。

2.调节肠道pH: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、醋酸等有机酸,降低肠道内的pH值。酸性环境不仅能抑制不耐酸的有害菌生长,还能促进肠道蠕动,帮助消化。一些有益菌产生的乳酸,还有助于营造不利于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存活的环境。

3.分泌抗菌物质:部分益生菌能分泌细菌素、过氧化氢等抗菌物质。这些物质可以直接抑制或杀灭有害菌,比如双歧杆菌分泌的双歧杆菌素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

4.调节免疫反应: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益生菌能够通过与肠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,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。

科学研究证实,以下几种情况,益生菌可能真的有用:

1.缓解乳糖不耐受:一些益生菌能分泌乳糖酶,帮助分解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,减少胀气、腹泻等症状。

2.预防和缓解腹泻:在宝宝因抗生素治疗、病毒感染导致腹泻时,补充特定益生菌(如鼠李糖乳杆菌GG株),可能缩短腹泻时间。

3.改善过敏风险:孕期或哺乳期妈妈补充益生菌,或新生儿早期补充特定菌株,可能降低宝宝患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。

然而,广告里常说的“增强免疫力”“改善便秘”,目前还缺乏足够证据支持。尤其是健康足月出生、纯母乳喂养的宝宝,肠道本身就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,盲目补充益生菌反而可能打破菌群平衡。

三、什么情况下,宝宝可能需要补充益生菌?

虽然不建议健康宝宝常规吃益生菌,但出现这些情况时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补充:

1.早产儿或低体重儿:这类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,菌群定植晚,部分医生认为,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风险。

2.使用抗生素后: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,也会误伤有益菌,此时补充益生菌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。

3.反复腹泻或便秘:排除其他疾病后,医生可能会推荐特定益生菌菌株来调节肠道功能。

4.确诊乳糖不耐受:益生菌配合乳糖酶,能缓解吃奶后的不适症状。

记住!母乳才是宝宝最好的“益生菌来源”

母乳中不仅含有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等益生菌,还富含低聚糖等益生元,能精准喂养肠道有益菌。研究发现,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有益菌比例更高,过敏和感染风险也更低。所以,对于健康宝宝,与其纠结是否补充益生菌,不如优先保证母乳喂养,这才是最天然、最科学的肠道保护方案。

新生儿科

保健部(健康教育科)

 
地址:妇幼门诊大楼三楼323室 联系电话:0510-82713324 82725161-83198(上午7:30-8:00, 下午16:00-17:00)